
百虎’賀文博”一句霸氣的宣傳語,讓張建旺帶來參加第二屆山西文博會的一百只布藝老虎更顯威風。
張建旺,長治市郊區故漳鎮故南村人,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,錦繡坊創立者。錦繡紡的當家絕活就是色彩鮮艷、活靈活現的布藝老虎。
長治市郊區故漳鎮故南村,是一個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文明古鎮。當地自古以來,就有崇虎、做虎的風習。張建旺從小就生活在這個“布虎村”的藝術氛圍中,深受鄉土技藝的浸染,對本鄉本土的傳統技藝產生了濃厚興趣。1995年他投資創辦了錦繡坊。從此,聘請藝人,召集群眾,張建旺開始了規?;?、標準化制作布老虎。
根據風俗,張建旺把布藝老虎分為鎮宅祛邪的 “威風虎”、看門守戶的“招財虎”、化難呈祥的“吉祥虎”等。其制作之精美,工藝之細膩,用色之講究,種類之繁多,令人嘆為觀止、嘖嘖稱贊。
張建旺告訴記者:“制作布老虎工藝非常復雜,需要15道工序,考驗的是人的 ‘綜合實力’,畫布樣、上顏色、畫虎紋憑的是美術功底,縫布面、鑲耳朵、繡眉毛靠的是扎實的針線活兒,而填里料則完全靠力氣,所以要做好一個布老虎,必須要體、美、勞兼具方可?!?/span>
“我們錦繡坊布藝老虎的款式樣數、工藝精美程度在全國來說都是一流的。以前總是在山西周邊做一些宣傳、銷售,就比較滿足了。但是,我參加過幾次展會后發現市場還很廣闊的,不管是上海、南京等南方地區,還是港澳臺,人們對根祖文化的認同感還是很強的?!睆埥ㄍ鷮ζ髽I的發展,充滿了信心。
本報記者 崔如意
在崖柏枯根上演繹鬼斧神工
9月9日,當筆者走進第二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會陽泉展廳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崖柏根雕,正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,《九龍鬧?!贰恫毓戮融w傳千古》《笑口常開》《哪里有難哪有我》……這些藝術作品有人物形象、飛禽走獸、花鳥魚蟲,也有神話傳說,其表現手法千姿百態,特別是一些根藝作品上篆刻了詩文、名言、警句等,更加提升了其藝術的表現力,而這些作品均出自盂縣民間根藝大師高建國之手。
根雕藝術俗稱根雕,簡稱根藝,是一門利用自然朽木進行造型的藝術,是一門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,也是一門充滿活力的藝術。年過花甲的高建國向筆者講述,他自幼就酷愛雕刻藝術,十六七歲便開始刻印章和毛主席頭像浮雕,并喜歡上了書法、繪畫、奇石、根藝、古建彩繪,從1991年開始正式根藝創作。
筆者在現場注意到,高建國的根藝作品十分注意在根節疤瘤上,曲節紋理上做文章,找亮點,盡量做到“巧用”“妙用”,最大限度地保留大自然賦予鬼斧神工造化的奇木天然韻味,尤其在木質選材上和人物的喜怒憂傷表情上形成了個人獨特的風格。
“為什么會從事根雕事業?”樸實、干練的高建國說:“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,我就是喜歡這個,好多次都是自己出去挖樹根、找素材,看到有合適的柏根就自己帶回去,然后再經過去皮、構思、雕刻、打磨、上色等工序進行加工,少則幾天多則十幾天甚至更長時間,才能完成一件作品?!惫P者在現場還了解到,現在高建國已在盂縣縣城開了自己的門店,從2012起每逢遇到像文博會這樣的盛會,他都會帶上自己精心雕刻的這些作品展示,讓更多的人了解根雕、欣賞根雕,如今他的作品已開始漸漸打開了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