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云南省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的“金木土石布”特色文化資源,每屆云南文化產業博覽會都讓人驚喜不斷。在本屆文博會州市主題館內,來自省內16個州市的200余家企業,攜當地最具特色的傳統民族民間工藝品、文化創意產品、地方特產等亮相,如建水紫陶、東川羊毛氈及純手工銅工藝品、手工銀器飾品等,品類繁多,工藝精湛、特色突出。在購買心儀商品的同時,市民還可免費欣賞來自各州市的特色民族歌舞表演,感受原生態的少數民族風情。
“金木土石布”煥發光彩
走進州市主題館,鶴慶新華村銀器、劍川木雕、建水紫陶、傣族手工慢輪制陶、龍陵黃龍玉、個舊斑錫工藝品……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工藝品和品牌,創意精妙、獨具韻味,煥發著迷人的光彩。
近年來,我省文化產業立足豐富的文化資源,突出特色,發揮優勢,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、順應時代潮流、市場前景廣闊的發展路子。文博會無疑就是展示這些民間工藝品的最好舞臺。
以“金、木、土、石、布”為代表的5大門類民族民間工藝品,是我省對民族民間特色工藝品的提煉和概括。其產品豐富、創意精妙、工藝精良、特色鮮明、亮點突出、效益顯著,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產業,已成為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驅動力。5大門類的產品浸潤著手工藝人的體溫、心血和智慧,獨具云南特色和魅力,深受市場和消費者的喜愛。我省計劃到2020年,把“金、木、土、石、布”民族民間工藝品產業打造成為云南文化產業的重要門類,培育出多個年產值上千萬元的民族民間工藝品示范村、龍頭企業、知名品牌和示范區,使其成為帶動就業、活躍文化市場、促進區域經濟發展、推動民族文化保護傳承、提升云南文化影響力的惠民產業。
云陶產業升級“蝶變”
云南是中國三大青花瓷產地之一,也是中國四大名陶產地,境內陶土資源豐富,技藝獨特,品種繁多。由于歷史、地理位置等原因,云南陶瓷一直未被重視。隨著玉溪、紅河等地對陶產業的重視,以及政策、資金的扶持力度的加大,云南陶產業漸入佳境,進入“蝶變”時代。
在玉溪華寧陶產品的展臺前,茶盞、杯、盤、碗、瓶、罐等色彩豐富、形狀各異的產品布滿了展位,青蔥的綠釉、仿古銅的紫金釉、深沉寶石藍光澤的藍釉……把華寧陶的悠久歷史、精湛技藝、深厚的陶文化底蘊展現得淋漓盡致。